穿成科举大佬的填房 第24节

作品:《穿成科举大佬的填房

    自己回家那几天正是闹得凶的时候,万一皇上真放人,那说不好两位祖宗就能从京城一路吵回荆州来。现在自家亲娘还敢给沈二柏相看亲事,那不是要了命了吗?
    但这话现在说来也无益,说多了还平白让覃氏也跟着担心。三清便只能是嗯嗯啊啊的把这一茬给敷衍了过去。
    回程还得留出来两个月的时间,这么一来二去的,其实能在家里安安生生的时间并不多。所以陈景从长宁镇回来之后,就正儿八经的闭门谢客,不管是谁都不见,扎扎实实的在家里待了十多天之后,才找了个天气好的下午,牵着三清去了自家亲娘院子。
    “娘,儿子这次回来该办的事都办的差不多了,就剩一件事,刚回来的时候儿子想跟您说您老说不着急不着急,眼看我又得走了,是不是能让儿子把这事给提一提了啊。”
    回来的路上他就跟刘汉青说好了,他留在隔壁的宅子别赁给别人,这几年他不在就租给自家用。陈家小院不大,翰林院又是个清水衙门,陈景暂时也没打算换宅子,真要把金氏蕊儿和大半个家搬到京城去,一个小院子是肯定住不下的。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去年离家的时候娘就跟你说了,不管你走到哪儿娘都不跟着。”
    金氏一个寡母把儿子养大,这些年来想把儿子攥在手里的时候,比想要放儿子出去闯荡的时候多得多。但再多,也比不过金氏对陈家大院的执念。
    当初死了丈夫之后,她一个人带着孩子抗住族里想要吞了陈家财产之后,她就清楚她这辈子不管到什么时候,都只能也只会守在陈家大院里过完自己的一辈子。
    第50章 ·
    金氏的回答三清猜到了, 这次回来之后陈景好几次说起起去京城的事,她不是支支吾吾含混过去,就是干脆装作没听见, 把儿子晾在旁不搭理。
    有好几回三清都替陈景尴尬得要命,要不是自己身份比他还尴尬, 就真的劝他别说了, 没瞧见你娘是真不想去京城嘛。
    只不过这话全天下的人都能说, 只有三清这个儿媳妇不能,不但不能,今天陈景要往正院来, 三清还得主动跟着,这会儿陈景劝不下金氏的时候,还得主动请战帮忙起劝。
    “娘,瞧您这话说得,说得我跟二爷都舍不得离开家了,要不干脆咱们家子谁都别走,都留下就最好了。”
    “胡说,景儿如今肩上有圣上钦点的功名,还有翰林院的差遣, 这混话你可不能再说。”金氏听这话眼睛瞪的老大,枪口立马调转了个头, 冲着三清来了。
    “你是景儿明媒正娶的妻子,这次你跟着出去虽说肚子里没动静,好歹人还是囫囵个的伺候周全了,且没耽误景儿考试, 也算是你尽了心。”
    “不过次好不算好,得次次都好直都好才行。往后景儿身上的担子更重, 你这个当妻子的就更应该时时刻刻打起精神来,把家里照看好才是正理,我这边用不着你来操心。”
    要不说有些人天生就是气场不合,不是路人呢。三清明明是好心,偏莫名其妙被怼了跟头,还没法多说什么。总不能马上就要走了还跟婆婆吵架,真要吵起来这仗金氏能记她辈子。
    “是,母亲说得是,媳妇记住了。”三清忍下火气老老实实听着金氏的教训,还不忘给陈景递了个眼神,那意思明明白白,这事我是没本事,该怎么办你自己看着办。
    陈景从小到大这些年跟他娘斗智斗勇,想着怎么脱离金氏的控制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但现在这样主动要把母亲往自己身边拉,却实在是没什么好法子。
    特别又少了三清这个敲边鼓的之后,就只能干巴巴的把那几句话翻来覆去的说,说到最后别说没把金氏劝点头,反而把自己都说得丧气了。
    在陈家从来都是金氏这个当娘的拗不过儿子,这回总算是调转了个个儿,陈景最后只差没把天上的星星都给说下来,金氏照样岿然不动,说什么都摇头,只说陈家老宅不能没人守着,她得守着这个宅院。
    最后还是孙妈实在看不下去他们母子二人毫无意义的自说自话,“二爷,如今太太身子骨健朗,荆湖山清水秀住得好吃得好,还有家里这么多人伺候着,您就放心吧。
    倒是蕊姐儿那头,老奴托大多说两句,蕊姐儿从小在正院,算是奴才抱在怀里长大的孩子。这去怕是有好几年都见不着面,二爷和二奶奶可千万得顾着些蕊姐儿。”
    孙妈说到这事上边,几人的注意力还真就被分散了,陈景去年没出门之前陈景跟女儿很是亲近了段时间,以前只挂了个名当爹其他什么都不管的人,乍尝到当爹的趣意自然是念念不忘,在京城的时候也时常跟三清念叨念叨蕊儿。
    可孩子来忘性大,二来两人出门就是年多,他们在外边是逍遥快乐,孩子在家可没地儿去只能眼巴巴的盼着,可不盼着盼着就不想了。等到这次陈景回来,又早没了那股子热乎劲,看的人二爷心里老不得劲了。
    而金氏听说到孙女的事,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当初她从凄风苦雨脸颓唐的儿子手里接过那么小团的蕊儿,如今转眼十来年都过了,小粉团儿也成了大姑娘,现在要亲手把孩子从自己身边推开,这滋味真不好受。
    但不好受也得受着,陈景出发去京城之后,金氏也想过要是儿子这回真中了进士要外放上任,要不就不让蕊儿跟着去了。可谁承想自家这倒霉孩子还真出息,竟然中了探花郎,金氏高兴之余心里也明白,自己这回不得不放手了。
    毕竟真要外放做知县县丞,去了富庶地方还好,要是去的是那寒凉之地,那蕊儿就不如还留在自己身边。可现在儿子是探花,是要进翰林院的人,蕊儿跟着爹就是探花郎府上的大小姐,跟着自己这个老婆子,往后说亲成家怕是就得矮截。
    孩子要跟着自己走,陈景心里也不踏实。毕竟没正儿八经养过孩子,自然是金氏说什么他都老老实实听着,是以直到两人从正院出来,都没找着机会再跟金氏说起去京城的事。
    “太太,既是想好了您就别太忧心,再说蕊姐儿也大了,总归有这么天的。现在让他跟着二爷二奶奶多生活几年,到时候感情深了说亲出嫁都好些。”
    “她才多大点儿的人啊,哪里就大了。要不是跟在我身边实在没出息,我也不愿意把她送到景儿身边去。往后沈氏总归是要生孩子的,到时候对蕊儿怎么样,都还不好说呢。”
    金氏就是矛盾体的结合,她能边给儿子张罗专门用来生子的通房,也能毫不留情面的催促三清肚子怎么还没动静。同时又还能担忧万真的儿子有了新的孩子,会把蕊儿抛诸脑后。
    “太太放心,咱们不是让德全和他媳妇跟着蕊姐儿起去京城。别的奴才不敢说,德全和他媳妇心性都是好的,这两年又分家单过不是没经过事的孩子家,他们能照看好姐儿的。”
    德全是孙妈的第二个孙子,今年十八,小孩儿机灵得很,早三年前就开始替府里在外边跑腿办事,从未出过差错。这回蕊儿要离家,金氏和孙妈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定下了让孙德全夫妇二人跟着去,有什么事都好有个照应。
    “幸亏有你啊,要不是你愿意让德全去这趟,我可就真只能天天白担心,还什么法子都没有了。”孙妈早就放了良籍,孙德全也是正经人家,这回上京不算陈家的奴才,顶多也就算是金氏给蕊儿的管事和姑姑。
    这样的身份,对外出门办事不耽误,对内又不怕被沈三清太压制,用来给还未长大的陈蕊儿当个护身符,是再好不过。金氏不愿跟着儿子去京城,大半是因为她自己离不了陈家大宅,还有小半也是为了蕊儿。
    她清楚自己的脾气,真要是她带着蕊儿起去京城,自己这脾性到时候肯定会忍不住要管儿子说媳妇,到时候闹得难看起来,吃亏的不是自己这个土埋半截的老婆子,只能是说亲嫁人都还得靠着父亲母亲的蕊儿。
    金氏给蕊儿准备人的事三清自然知道,不过她没多说什么。自己当初家人都得带上个小铃铛呢,人家陈家大小姐多带两个趁手的贴心人,自然是可以。
    不过也许是从未离开过家,乍离开金氏她自己心里也发慌,等到再次出发跟着起上了船之后,陈蕊儿对待三清的态度,就好像根本没跟自己亲近过,也从未去沈家过年般,直到下船都冷淡淡的,看得陈景在旁直嘬牙花子。
    “行了,你就别着急了,我都不急你担心什么。”今天下船的时候来接自家的人里头就有邓晚晚,邓晚晚之前直特别想回了荆州就想法子来京城,可直就没再碰上特别好的机会。
    今年好不容易进京了吧,又正好跟回乡的陈家错过了,气得人小姑娘只跺脚。便说什么也不肯再接活儿,就在镖局里等着,这不等了好几个月才总算把三清给等了回来。
    只不过下船那会儿三清得顾着蕊儿,邓晚晚凑上前来没说上几句话不说,还把蕊儿冷淡淡的模样全看了去。之后等回了家全安顿好了,便没忍住把三清拉到旁说了她几句。
    “姐,你怎么还真把你们那大小姐也带过来了?”邓晚晚偏心三清,在她心里陈蕊儿只不过是陈景前头老婆的孩子,跟自己可点关系都没有。
    “我什么情况从未瞒着你,你也知道我家不是普通老百姓家,这继母和原配孩子的戏码我从小可看得够够的。平时都是姐你嫌我不聪明,这回怎么自己还把活祖宗给带回来了。”
    邓晚晚说的话糙了点,但道理其实没错。继母跟前头生的孩子,大多数时候再好也好不到哪儿去,能维持住体体面面的就很不错了。
    “蕊姐儿是家里老太太身边长大的,老太太自己不来京城无所谓,就是要我们把孩子带在身边,你说我还能把人往外推啊。”
    三清不是活菩萨转世,要说心里怎么想的,自然是更愿意像以前那样和陈景过二人世界,是再好不过。但这世上没人能辈子真关上门就两口子过日子,再说就算自己愿意,陈景也不乐意啊。
    “况且孩子确实不小了,我们家那位二爷就想多跟他闺女亲近亲近,别等过几年真要嫁人的时候,还跟他这个当爹的没话说总是不大好。你放心,后天咱家那位二爷就得去翰林院报道去,到时候家里就剩我和孩子,我还能赢不了她嘛。”
    第51章 ·
    既是得在京城长久的住下去, 日子便不能像之前那般凑合着,用陈景的话说,最起码的就不能老大个家里只有一个婆子招呼着, 有时候碰上红妈出门买菜晚点回来,厨房里的活儿就又得三清亲自操持。
    所以这回跟着来京城的除了蕊姐儿, 还有东院的下人奴才们, 除了厨房里帮厨的小六儿家里舍不得不让走, 其他的全都跟来了。
    之前两人也商量过等家里人来了,该怎么住才好。可当时两人想的都是金氏也会一起来,所以才把刘汉青在隔壁的宅子给赁了下来, 打算把那边收拾好当给金氏和蕊儿住。
    但如今金氏没来,那蕊儿一个小孩子家家的,就算身边有人伺候着,那也不敢放她一个人在隔壁宅子里住着,就只能把后院的西厢房收拾出来给孩子住。
    这宅子两人只花了二百六十两就买了下来,虽说是胡头儿给的友情价,但也不是一点毛病都没有。除了三年之内不能换人家,还有就是宅子周正归周正但多少小了些。
    平常人家有个一进的周正院子就很好了,这样有前院有后院还带着倒座房的, 就算是二百六十两也太贵,买下来住着都先浪费地方。有钱人家除了主家, 家里多少还得有下人奴才,这样的宅子布局怎么住都局促了些。
    现在陈景回乡一趟不说从家里带来的银子,就只说出门拜客收的那几千两银子,也算得上是个小富家翁。现在要换个宅子不算难事, 两人只晚上睡觉前商量了一小会儿,就决定还得继续置业!
    不过买宅子搬家的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 尤其这回要换,那就是要换能住得长久的家,就更不能马虎。陈景照旧还是托了状元街上的张掌柜帮忙寻摸,这回的要求是细细的找不着急。
    张掌柜跟新探花郎有交情的风早就被他自己给传了出去,现在陈景又找上门来,哪有不尽心的道理。转头就把侄儿提溜到跟前,耳提面命的叮嘱,陈探花的宅子一定要好好的找,细细的看,要是敢糊弄脑袋都得被张掌柜拧下来。
    小孩儿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张掌柜带到京城来,一路当学徒学本事到今天自己独立做中人,做买卖,性子也许油滑了些,但他叔叔说什么他还是十分听话的。
    接下这个任务之后,就把这事放在心上认真挑拣起来,就这么细细的琢磨,愣是过了半个月才挑出一套不错的来。
    “夫人,外头来了个姓张的中人,说是咱们二爷托他给寻摸宅子,如今是来回信的。”陈家大宅里东院的跟来之后,三清可算是把自己从家里那些琐碎活计里给解脱出来。每天除了一些必要的事得管着,其他时候干什么都行,反正有刘妈和巧儿在,小事她们俩就能给料理明白。
    “请进来吧。”三清这会儿正在算账,四个人出门和十多口子人从南搬到北可不是一回事,这一路上的花费和到了京城新置办的东西都得算清楚,还得从这里头把规律给找出来,好早点把家里的规矩给定下来。
    以前只有小铃铛和寿儿的时候,自然怎么随性怎么来,现在多了这么多人规矩还是少不得,每月的例钱怎么发,这么多人背井离乡跟着出来,留在荆湖的家人是不是还要多照拂一二。
    还有京城不比荆湖,哪怕来之前就知道十月的京城已经冷了,也嘱咐了大家伙要多带些厚衣裳,但到了京城还是不够。尤其忠儿和四喜两个小子,仗着自己年轻以为冷不到哪里去,现在身上穿的都是寿儿借给他们的衣裳。
    几个丫头虽说衣裳不少,但都不大保暖,一个个的为了不冻着都穿了好几件夹衣。三清前些天就专门叫了制衣铺的人上门来挨个量尺寸,让他们赶紧每人先做两套厚袄子出来,这不昨天刚把衣服送来,里外里又是不小的一笔开支。
    再说陈家对这些在家里许多年的下人一向宽厚,这么长一个冬天总不能就两件袄子过冬,等到了冬至过年总还是要添一点的。
    但往后每年换季衣裳怎么做怎么添也得把规矩给定下来,这会儿三清就正琢磨这些,一听到中人那头有了回音立马就把笔头给放下了,也算是光明正大的给自己偷个懒。
    “小的给陈夫人请安,夫人一向可好啊。前些日子知道夫人跟着二爷回乡一直没能来给夫人磕个头请安,这会儿才来实在是不应该。”
    张顺只见过陈景没见过三清,但不妨碍他进来之后规规矩矩的给人请安,他今年可没少在他叔叔嘴里听着陈二爷陈探花的名头,这会儿到了人家府上,自然是嘴甜得很。
    “哪有应该不应该的,我家二爷托您给相看宅院,是我们叨扰了张老板才是。”自从成了探花郎的娘子,三清就已经从十分不习惯这么明晃晃的拍马屁,到现在已经能坦然面对了,甚至还能越过这些无效寒暄直通主题,“想必今天张老板过来,是有了回音吧。”
    张顺说了这么多吉祥话,有点没想到眼前这年纪不大的妇人竟是这么个直性子。不过生意人嘛,从来都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既是个爽利人那就按着爽利的来,张顺也不多啰嗦,立马就从身后的牛皮筒里抽出两张堪舆图来。
    “没有夫人不英明的,这两家宅院都是最近城里难得的好宅子,一个在东城里,宅子大足有三进带两个花园和一个偏院。以前的主家是扬州做茶叶买卖的,这不老家老太太走了得回家去,加着着主家年纪也不小,以后就不打算再回来了。”
    张顺麻利的铺开堪舆图,一点点把宅子的格局说给三清听,哪里是花园哪里是凉亭,哪里是宅子里独有的什么景儿都说得清清楚楚,确实光看图都能看出来是个富贵人家的宅院。
    “还有一个在西城,上一个主家是吏部的主事。这个宅子就小一点,前后就三进带一个小花园,多一点都没有。而且您也知道西城那地方,有点门路的都想往里头挤,这位主事的宅子说是在西城其实也就在西城边上,都快挨着城门了。”
    张顺嘴上说着小说着缺点,但却一点不敢小看了这宅子,毕竟西城住的大半都是皇亲国戚和大小官吏们,谁知道这位陈探花郎是不是也想往里边钻呢。
    “这位主事放了外任,过些日子就得启程,这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所以宅子就想赶紧卖了。”这个时节放外任,那十有八九是犯了错被踢出去的,回怕是回不来了,要不然也不会舍得卖宅子。
    “行,这两张堪舆图你留下,今儿你也别回家,前头饭菜和歇脚的地儿都有,晚上等二爷回来我们就先去看看。要是晚上宅子里都安宁,那明儿找个天气好的时候再看看白天,都行的话我们就商量着定下来,张老板你看如何?”
    张顺知道有些人家看宅子仔细,也知道不能光看白天,但是却很少见先看晚上的。这黑灯瞎火的能瞧出什么来啊?不过主家要看那就看,张顺也不多说什么,只说全依着夫人的,说完就跟着四喜去前院去了。
    三清这头跟张顺说定了,那头也没闲着,立马就把忠儿叫来让他赶紧去翰林院一趟,让他把事情跟陈景都交代清楚,家里这边便早早的让厨房准备起晚饭来。
    “母亲,不等爹回来了吗?”这几天陈景刚进翰林院,每天都回来得不早,但除非寿儿专门回来说陈景晚上不回来吃饭,大多数时候家里还是会等他回来的,今天突然不等了陈蕊儿想了想还是把疑惑问了出来。
    “不等了,咱们今天吃完饭等你爹回来还得出去一趟。”看宅子不光得白天天气好的时候看,还得晚上去看。周边街坊邻居是什么人家,地段会不会太吵又会不会太僻静,甚至有什么隐着的毛病,都得晚上都安静下来了,才更好看出来。
    “去哪儿?都天黑了还要出去吗。”陈蕊儿住下来也有十多天了,这十多天三清对她秉承的策略,还是有事说事没事少叨逼叨。只要孩子不惹祸自己就不在她跟前摆母亲的款儿,如此这般相处下来,陈蕊儿又渐渐的找回之前的那股熟络亲近的感觉来。
    “去看宅子,咱们家除了我跟你爹也就你这么一个大小姐,新宅子满意不满意总得让你也看看,是不是?”
    陈蕊儿有些没想到三清回这么说,但能出去玩,不管是去哪儿孩子总归是高兴的,连带着连晚饭都比平时吃得要多些快些。
    第52章 ·
    家里人找到翰林院的时候, 陈景正埋头在故纸堆里抄抄捡捡,整个人都有点头昏脑涨,看到忠儿的时候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中午不吃过了嘛,怎么又送饭来了。”
    回京城只在家里歇息了几天, 陈景就乖乖去翰林院里头报道去。回乡之前他和谢明然汤铮两人就一起见过上官教习, 这回再去就很自然的把该分配的都分配清楚。
    谢明然是状元, 照例是从六品的修撰,没有什么意外。但今年格外不同些,看着老成稳重又踏实少言的榜眼汤铮, 之前还一直跟陈景说他俩更有缘分,以后同为编修应当如何如何,却不想陈景回乡一趟再回来,他就也成了修撰。
    榜眼跟状元同入翰林院又同为修撰的事,本朝不是没有过,但前边有过的例子只两根手指头就能数得出来。一个是勋贵家出的凤凰蛋,家里老爷子专门去求了先帝给的恩典,还有一个干脆就是皇上的外侄儿,用不着求皇上就亲自给开了后门。
    汤铮身上除了才子和谢老爷子门下高徒的名声之外, 并无其他过人之处,如此一来他突然越级成了修撰, 这事不光翰林院,就连外边六部各处的人都好奇,都多多少少来打听过,这汤榜眼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说道。
    既然是不为人知, 就不是随随便便能打听出来的。反正到最后不管别人怎么问,汤铮都只说是皇恩浩荡, 这话真真假假的谁也弄不清楚。
    但大多数人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既是有可能是皇上看中的人,自然要多亲近亲近,之前被皇上青睐钦点为探花的陈景的风头,就这么被汤铮给抢去了大半。
    好在陈景不在意也没法在意这些,他本就没有根基,当初去谢家赴宴的时候更是看出来谢汤二人怕是有不合,这时候自己独自留在七品编修的位子上反而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