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春风入暖送屠苏(17)

作品:《扎西德勒

    在德格县留宿一晚后,成都援藏调研组来到了格达乡视察。

    饶文博早早就得到了调研组要来的消息,特地派人去迎接,等调研组的人到了乡政府后,双方正式会面了,饶文博对张组长伸出手,两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张组长,格达乡欢迎你们的到来!”

    后面还有干部手捧着圣洁的哈达,等饶文博同张组长紧握着的手松开后,由代表干部献上了哈达,挂在了张组长的脖子上。

    欢迎的仪式可谓是非常的隆重,而格达乡的变化也被张组长看在眼里,连通了公路之后的格达乡就像是拥有了同外界沟通的桥梁。

    无数现代化的设施和建筑材料都被运了进来,给这个原本落后的贫困乡镇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力,饶文博一心想为之后调回成都做准备工作,现在成都的调研组来了,正是他表现的好机会。

    现在正是他铆足了劲表现的时候。

    这段时间的工作,最为显著和进步最大的就是草药基地,尤其现在是草药长势最好的时候,饶文博首先带着调研组的领带去参观的就是扎多村的草药基地。

    格达乡的公车是一辆suv,实际能承载的人数不算多,饶文博又借了一辆车,一群人才坐着车,往扎多村去,路上,饶文博就在介绍扎多村的情况了,根据这些年的发展状况来说,扎多村的发展情况绝对是不算差的,可真的要带调研组的领导去看,饶文博就总有一种“丑媳妇见公婆”的感觉,颇为忐忑不安。

    “扎多村是多年的贫困村了,农业方面的发展不大,又背靠着荒山,村里的人交通不便,多年来都没有什么能带动村子经济的发展性产业,村子里的青年多数都选择出门打工,留下孩子和老人成为留守人口,村子的经济就更起不来了,大部分的房子都破旧了,村民居住起来也不安全。”

    饶文博先简单地概述了一下扎多村的情况,让调研组的人对于原本的扎多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方便他后续阐述扎多村的变化和改变的地方,格达乡随行的文员也正好手里有之前扎多村的资料,顺手调出来了一个视频在车上给调研组的人放了出来。

    是之前拍摄的一个小型的纪录片,不只是拍摄了扎多村一个地方,还有格达乡的其他乡镇村落,文员只是把视频里有关于扎多村的部分给截了出来,但是拍摄的人员不是多么的专业,可视频本身就十分具有冲击力,画面显示着扎多村的贫穷和破旧。

    “后来成都那边拨款,正好我考虑,扎多村临山,平时的村民都上山去挖草药换点钱,贴补一下家用,那乡政府能不能在扎多村修建一个草药基地,用来人工种植草药,扶持当地经济的发展。有了思路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实施,找了专家和技术人员,以及格达乡人民医院的李鑫院长一起来扎多村实地考察,在扎多村确定了地方之后,就开始修建草药基地,雇佣当地的村民当工人,在外地打工的人员归乡了一批人,在提高经济的同时还有利于后续的种植推广。”

    调研组的人点了点头,他们对扎多村现在的发展倒是很感兴趣,这个扎多村,以前的时候也算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现在被解决了,对于格达乡来说,当然是一件大好事。

    如果成功的过程可以复制到其他的村庄,让更多的村庄脱贫,那就更好了!

    从格达乡到扎多村的路途在几个人的闲谈中飞快地度过,草药基地近在眼前,张组长首先看见的是就是草药基地的招牌,大大地悬挂在基地的门口。

    扎多村的村民还不知道有调研组要来视察,他们只是跟平时一样,去草药基地里劳作,原本的试验田现在几乎被承包完了,扎多村的村民通过种植草药从中赚了不少的辛苦钱。

    司机是从扎多村外面的公路开过去的,张组长只是在车里看了一眼村子,未能深入地进行了解,就到了草药基地,一行人步入了基地的大门。

    现在正是夏季,正午时大棚的温度过高,人在里面有昏厥的风险,不少村民脱了衣服,光着膀子在打开一道缝的大棚里劳作,张组长路过大棚的时候,还能隐约闻见泥土的腥味,带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

    “这些都是扎多村村民的试验田?”张组长扫了一眼,草药基地的范围绝对算不上小,除了门口的一道大门外,就是不算高的围墙从两旁圈了起来,中间分布着许多的大棚。

    “这些是被村民承包的试验田,种植出来的草药我们都会进行统一的加工和处理,然后进行销售,尽量地做到一条龙服务,让村民少操心,多挣钱。”饶文博给张组长解说着草药基地的经营模式,然后指着一旁的两个大棚和一间小小的屋子,说道:“这里是乡政府的试验田,旁边的小屋子是一间研究室,是给专家研究藏草药用的。”

    整个试验田现在基本上算是已经步入了正轨,基本上是没什么需要大改进的地方了,张组长进了大棚,看了看草药的生长状况,然后又拐弯进了扎多村,跟当地的村民闲聊。

    张组长在闲聊的时候,特地支开了饶文博,跟村民聊天,询问村民有没有在草药基地承包试验田,去年的收成怎么样,挣到钱吗?都是一些再朴实无华的民生话题,虽然听起来平常,却是跟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村民清一色地都对饶文博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饶文博的话是赞不绝口,让张组长满意地点了点头,民心所向即是民意所向,如果饶文博平时没有付出的话,现在扎多村的村民是绝对不可能对饶文博赞不绝口的。

    况且草药基地去年的营收状况也不错,如果后续发展起来了,肯定会是一个不错的支柱产业,张组长即使目光挑剔,也不得不感慨一句,饶文博这事办得不错,这次的格达乡之行,开局就让他惊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