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投机是一次投资,不良投资就是一次投机

作品:《许家印内部讲话(最新版)

    良好的投机是一次投资,不良投资就是一次投机

    资本运作,是中国大陆企业界创造的概念,指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作,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资本运作本身没有“好”和“坏”的根本区别,要看所掌握的“度”和要达到的“目的”。

    恒大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国际化道路,在国际资本市场充分地历练自身,充分地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争取强大的资金支持。

    ——许家印谈资本运作

    金融界流行着一句话:良好的投机是一次投资,不良投资就是一次投机。许家印认为,在企业资本运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明确的战略目的,更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把握好“度”,否则将会导致难以估量的后果。如果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没掌握好“度”,必将走向失败。

    作为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企业,融资一直都是内地房企的头等难题,而通过香港上市则是内地房企连通整个国际资本市场的最佳途径。同样,上市对于恒大有着难以想象的益处,除了能够解决融资困难这一难题,还能大幅度提升恒大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早在2006年,许家印就开始为在香港上市做准备,为了达到上市认证,许家印大举借债,储备大量土地,并在2008年3月成为拥有土地储备量最多的房地产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内地第一地主”。

    与此同时,许家印开始了恒大的第一次ipo。一旦这次公开招股成功,恒大的市场估值将高达1200亿元至1300亿元,一时间,许家印将要成为内地新首富的消息甚嚣尘上。

    可这一次许家印没有以往幸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亚洲金融市场,连全美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也关门倒闭,许家印的第一次ipo未获得任何投资者的认购。

    上市失败时,恒大的负债率已经接近100%,许家印和恒大面临破产的危险。然而,一向坚持向前的许家印不会这样服输,他通过私人关系从中国香港、美国、科威特等资本市场筹集到5亿多美元的外资,帮助恒大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不少人认为这是许家印的一次豪赌,甚至有人把许家印叫作赌徒。的确,许家印在恒大负债累累的情况下,继续筹集外资非常冒险,可是局外人并不知道,他心中完全能把握这个“度”,也就是说,当时的外债仍然在许家印的控制范围内,远没有达到外界宣扬的濒临崩溃的地步。

    最后,因为掌握好了资本运作的“度”,运用科学的资本运作方法,恒大成功上市,许家印成为内地新首富,虽然这个“首富”晚来了一年多。

    许家印曾在恒大上市之后披露,第一次ipo失败时,恒大的确处于最困难的时期,但他心里是有底的,因为当时恒大已经接到了7亿~8亿美元的订单,而且许家印手中的地如果以低价抛售的话,也可以回笼上百亿的现金,所以他完全能够掌握好这看似失控的一轮资本运作。

    从中可以看出,真正优秀的管理层,可以充分发挥高超的资本配置能力,尤其对于企业现金流的掌控更是炉火纯青。资金就像是企业的血液一样,是核心,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为了资金的安全,为了现金流的安全,企业要放弃其他所有对它们造成威胁的想法,积极维护它们的安全。

    2007年下半年,由于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国许多房地产中介都遭遇了“寒冬”的侵袭,成交量极度萎缩,业绩大幅度下滑,再加上年底大量采购和装修款项的支付,导致许多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总部在深圳、我国规模最大、网点最多的房产中介创辉租售,因为经营不善、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一夜“猝死”。曾经,这个中介公司可谓是风光无限,1600多家分公司、20000多名员工,这些数字真是让人惊叹不已。然而,2008年1月15日当天,创辉租售在珠三角7个主要城市的门店接连关门,其中在广州、佛山、中山和东莞4个城市的门店竟然全部关门。

    创辉租售的营销副总监说:“现在我们在全国的各个店铺基本上都没有盈利了,进军上海的项目使我们损失了大约8000多万元。2007年下半年刚刚进入上海市场,我们就一口气开了250家分店,后来才发现,大城市的店铺转让费很高,之前在二线城市惯用的强势入驻使我们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创辉租售的问题主要在于其盲目扩张,使得资金链条断裂,最终企业陷入了经营困难的境地。

    事实上,在金融危机危及我国后,并不是只有创辉租售遇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我国许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比如广东东莞的福安纺织印染公司,在2008年3月就出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一次性裁员3395人。山东的樱花纺织集团,因为过度扩张导致资金无法周转,负债9亿多元,最终被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并购重组。一个企业能够负债9亿多元,这首先说明该企业已经具有了较大的规模,但是因为资金链的断裂,在一夜之间就被其他集团重组了,由此可见,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现金流的循环顺畅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避免“猝死”,企业要坚决避免“短融长投”,就是用短期贷款进行长期投资。这样的做法有很高的金融风险,是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缺乏金融常识的一种普遍做法。“短融”通常是银行一年内以流动资金借款,而“长投”则是大的生产线投资,通常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收回,或许是3年,或许是4年,甚至是更长时间。有的企业利用短融得来的资金去投资房地产或者买地盖工厂,等等。这样的“短融长投”做法一遇到国家宏观调控或银根紧缩,就算是神仙也挽救不了。

    在金融动荡和银根紧缩的情况下,想要保持企业现金流的健康运转,就要尽可能多地减少固定资产的投资,使资产处于随时都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状态,千万不能把钱全部放在固定的投资上。否则,一旦遇到金融危机或者银根紧缩的情况,企业就会因现金流的断裂而导致“猝死”。因此说,现金流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加速资金的循环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