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

作品:《千金记

    昭文帝乐呵呵的批完了一堆奏章。

    批完奏章,昭文帝就听说了弟弟来宫里请安的事儿。

    宋嘉言道,“今天,仁德王妃没来宫里请安,我问了他家的世子妃,说是身上不好,我着太医去了王府。”

    昭文帝轻笑,揽了宋嘉言的肩问她,“是不是故意的?”

    “我 可是一派好心,听到妯娌病了,自然要派太医。”宋嘉言先时还一本正经,话到最后才小小声道,“一点点。”在皇室,病不病的,也是一种讲究。除非是真病的要 死,或是如宋嘉言外祖母这种实在不受方太后喜欢,又辈份偏高的,可以称病。其他的,皇后贬了你的品阶,你立刻来个称病,这不是病,这是怨望啊。

    宋嘉言又不是面团儿脾气,既然仁德王妃一直称病,那就让她称病好了。太医都派了去,仁德王妃这病,不管她情不情愿,都得继续病下去了。

    宋嘉言见昭文帝并不恼,轻声道,“她也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拍拍昭文帝的手臂,道,“我有事跟陛下商量。”

    “说吧。”

    宋嘉言道,“陛下可别说我心眼儿小。我嫁给陛下这两年,冷眼瞧着,仁德王弟就是比陛下会讨太后娘娘欢心。陛下的孝心,丝毫不比仁德王弟差,也得想个法子讨太后娘娘欢喜才好。”

    昭文帝笑,“朕对太后,难道不够孝敬?”

    “不 是这么说的。”宋嘉言道,“承恩公夫人这几次请安,瞧着越发老态了。陛下对承恩公府满心的照顾,他们却不见得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陛下不说,我纵使去说, 也得给人当成是猫哭耗子。我是担心太后娘娘误会了陛下。陛下不如想个法子,私下把话说开了,省得老人家心里存了事儿。”

    想到那糟心的舅家,昭文帝一叹,拍拍宋嘉言的手,“还是阿离明白朕。”又道,“仁德自南面儿弄了一块玉回帝都,给母后打磨了张玉床。”

    宋嘉言微惊,颇觉不可思议,“玉床?”莫非是想他老娘学小龙女?睡玉床炼功?

    “是从云南那里弄回来的吗?”

    昭文帝笑,宋嘉言道,“王弟怎么不去蓝田呢?蓝田玉暖日生烟,蓝田玉也是有名的,离帝都还近。”

    “蓝田大概没有那么大的玉吧。”昭文帝笑问,“你若喜欢,朕也命人给你造张玉床?”

    宋嘉言连连摆手,“还是算了吧。我这床多好,黄花梨的。若是陛下有银子,就捐到义塾里来,我叫人写张大红榜贴到义塾大门口儿,人们知道陛下捐了银子,还不得感激涕零啊。”

    昭文帝大笑,“阿离富的很,倒跟朕来讨银子。”义塾的账,并不是什么秘密。宋嘉言号召人们募捐,她账目明晰,银子都用在义塾,光明磊落到朝中大臣都挑不出半根刺儿。那些捐银子的,知道这银子没被皇后娘娘中饱私囊,也乐得拿出些来做些善事。

    宋嘉言笑,“那些银子都是有用处的。”

    昭 文帝对宋嘉言最满意的一点是善于理财,宋嘉言外头有铺子有农庄,盘点自己的财产收入什么的,从不避着昭文帝,昭文帝自己也是有巨大私产的人,他就发现,庄 子大小差不多,自己两个皇庄的收入,才比得上宋嘉言一个庄子的收入。就更不必说宋嘉言的铺子了,不说日进斗金,那收益也是相当不错的。昭文帝在这方面还曾 请教过宋嘉言。

    宋嘉言的能干并非这上面,宋嘉言去老梅庵这一年,后宫的花用,就不必提了。倒不是昭文帝小气,只是,他并非愣头青,纵使有银子,不是这样的花法儿。再者,皇帝就没富裕的,朝臣天天嚷着缺钱……

    昭文帝笑叹,“若是户部尚书有阿离生银子的本事,朕就不必再日日为银子发愁了。”

    宋嘉言笑,“国家哪儿有不缺钱的。国家的大道理,我说不好。不过,我理过家,也打理过铺子,陛下想不想听听这里头的小道理?”

    昭文帝自然是愿意听的,宋嘉言的话,少有那些天下百姓之类的话,不过,说出来的话总是很值得思量一二。

    “我 管家的时候,一般收入有三。其一,就是庄子里的收成;其二,我有闲着的别院房产会租凭出去,每年收租金;其三,就是铺子了。这些银子收入了,一般,我存下 两成,不动,放在库里存着。一成做平日的花用。余下的七成钱,并不放着,继续该买铺子的买铺子,该买房子的买房子,该放到铺子里做生意的做生意。”宋嘉言 道,“银子,只放在库里,是生不出银子的。银子得拿出去花用,才能赚来更多的银子。陛下难道没听过一句话,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

    昭文帝笑,“天下还有这样的话?”

    “陛 下可不要误会。花钱,并不是说像纨绔子弟那般傻花钱,而是说懂得用钱之道。譬如农民,卖了地里出产,存了银子,不论是置办田产,还是置办农具,总归,要懂 得用钱。商人也是一个道理,商人为何富有呢?因为他们手里的银子是流动的。”宋嘉言道,“商人经商,说到底,就是把银子花出去,再赚回来的过程。因为商人 手里的银子流动的最快,所以,他们远比农民和工匠富有。”

    “阿离并不鄙薄商贾啊。”

    宋嘉言笑,“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仕农工商,少了哪个都不成,都是陛下的子民,有何可鄙薄的?再说了,陛下心知肚明,这帝都城里,哪家私下里没有铺子,虽说是谴了心腹奴才打点,那也不过是为了名声罢。人哪,只要心正,不管是哪种人,我都不鄙薄。”

    两人絮絮叨叨了说了许多话,过一时,小九儿和五儿跑来,又陪两个小儿玩儿了会儿,直接到傍晚,昭文帝便直接歇在了凤仪宫。

    倒是第二日,不仅方太后收到了小儿子的孝心:一张阔大的玉床,连带着玉席子玉垫子玉枕啥的都有。大家少不得奉承了方太后一回,齐赞仁德亲王的孝心。

    丽妃更是恨不能将仁德亲王赞上天去,还是宋嘉言笑着压了她几句,“仁德王弟这孝心,都快赶上陛下了。”

    丽妃一把年纪,也不是愣头青,讪讪一笑,没了言语。

    宋嘉言笑,“倒是陛下与我连带着孩子们也跟着沾了母后的光,得了亲王的礼物。”玉床没有,玉席子玉垫子玉枕头还是得了一套的。

    方太后笑,“你们做皇兄皇嫂的,他理当孝敬你们。九儿、五儿年纪小,玉养人,给小孩子用是顶顶好的。”方太后得了小儿子的孝敬,玉床她要自用的,余都还有许多小件儿,便顺手赏了宫里的妃嫔。

    宋嘉言顺嘴又说了几句话,便回了凤仪宫。

    吕嬷嬷上前服侍着宋嘉言换了家常衣裳,道,“亲王殿下送的东西都搬来了,娘娘瞧瞧,若有喜欢的,不妨拿出来用。”

    宋嘉言坐在软榻上,道,“收起来吧。连带五儿、小九儿的,也都收起来,他们年纪小,待他们大些再给他们使。”

    吕嬷嬷心知宋嘉言这是不喜了,并未多说,给身畔的大宫女一个眼色,那宫女就去安排着将东西入库了。

    倒是昭文帝问宋嘉言为何不用,宋嘉言道,“连陛下送我玉床我都没要,难道仁德亲王送的,我就稀罕不成?我才没有那样眼皮子浅。”

    瞟昭文帝一眼,宋嘉言道,“我就是要什么,也是跟陛下要。”

    昭文帝好脾气,笑,“怎么倒生起气来?”

    “这话,不能跟陛下说,怕陛下多心。”

    “朕如何会多心,你说就是。”

    “我都说不会说了。”宋嘉言叹口气,望向昭文帝的目光有些微微的心疼,一手去揽昭文帝的颈项,让他靠在自己肩上,说,“以后,我得更加对陛下好。”

    人也真是奇怪的动物,后宫这些女人,昭文帝供她们富贵荣华,平日里也不见她们来给昭文帝歌功讼德,只是满心的不足。如今仁德亲王不过送方太后些玉器,她们从方太后手里得了些零星好处,于是,仁德亲王便成了世上第一孝义之人了。

    更可笑方太后,只拿小儿子做个贴心人,丝毫不念及自己如今的尊荣自何而来?昭文帝现在把那些方家人都撵回家,方太后还要堵一口气,殊不知昭文帝是在保全这些人的性命!

    昭文帝这皇帝做的……

    ☆、159晋江原创发表

    宋嘉言若是想照顾一个人,那真是无微不至,令人倍觉舒泰。

    以往昭文帝便觉着,凤仪宫啊,是最让他舒服放心的地方了。如今觉着,更加舒服了。

    不要说身为一个皇帝,哪怕就是寻常人,也是哪里舒服哪里去。何况,这是凤仪宫。若是什么妃嫔的宫室,还有可能劝皇帝不要耽于美色、偏宠妃妾啥的。但,凤仪中宫,皇后所在,皇帝名媒正娶的妻子,皇帝去大老婆那里,谁敢有意见?

    当然,昭文帝如今偏爱凤仪宫,再联想到宋嘉言进宫的手段,不少未见过宋嘉言的朝臣都暗自琢磨这宋嘉言是何妖娆妩媚的模样?

    其实,也不怪人这样想,宋荣是出名的美男子,宋荣的女儿,姿色也不会差了。不过,再悄悄的一打听,宋嘉言先时又不是什么神秘人物,见过她的夫人小姐不少。正因如此,宋嘉言的得宠就成了千古一谜。

    帝后和睦,恰逢宋老太太寿辰时,昭文帝还往福闽赏了些寿礼下去。

    昭文帝绝对一片好心,爱屋及乌,却不想此举叫宋耀烦恼多多。

    无他,如今宋耀虽然官职不过正四品,不过,福闽之地,就是总督也要让他三分哪!皇后娘娘的亲叔叔,尤其是宋耀家里还供着皇后娘娘的亲祖母、当朝一品诰命夫人、宋耀的亲娘——宋老太太。

    皇室素来讲究,宋嘉言这皇后也不是白做的,按规矩,不但皇后的家族要赐承恩侯一爵,连带着得追封皇后父祖两代人。所以,宋老太太当真是荣耀了。

    看遍整个福闽,就是总督的老娘也得喊她一声老姐姐了。倒不是总督老娘的诰命不及她老人家,实在是总督的老娘没个做皇后的孙女。

    这几年,宋老太太身份地位上去了,在小儿子这里住的也事事顺心。不过,老人家还是思念长子,早闹着要回去,说了几遭。

    先时,宋耀拿宋嘉言怀了龙种、朝中一帮子人不叫宋嘉言进宫为后的难处搪塞,老太太也担心回了帝都给长子添乱,就忍了下来,天天在家烧香拜佛以宋嘉言往神仙处使劲儿。

    如今宋嘉言非但做了皇后,连皇子皇女都生了,皇上还特意赏了她老人家寿礼,宋老太太虽不懂朝廷大事,不过,道理人情她不糊涂啊。皇帝孙女婿这样记挂她,可见对她孙女是极好的,现在回帝都岂不是正好,而且,老太太还有桩心事呢?

    老娘死活又要走,宋耀劝半天,老太太是铁了心,还开始绝食以示回帝都的决心。

    宋耀快愁死了,只得再想法子搪塞,劝老娘道,“不是不让娘你回去,这几年,皇后娘娘过的颇是艰难。先时没敢跟你说,皇后在宫外庵里住了一年哪,这才刚刚回宫。”

    宋老太太哪里知晓这些事,顿时急的了不得,连忙问,“可是怎么了?不是做了皇后,怎么倒去庵里住着了?”

    宋耀却不肯再说,唤丫头端来清粥小菜。

    宋老太太嘀嘀咕咕的骂小儿子,“等我回了帝都,可得跟你哥说说你……”还是接过碗筷来吃饭。

    宋耀陪着老娘一道吃,一面叹着气,一面说着宫里太后何等刁钻,如何使手段刁难皇后。宋老太太长吁短叹,“言丫头命苦啊,好容易做了皇后,还碰到这样刁蛮的婆婆。”

    宋耀低声提醒,“娘,可不好这样说太后娘娘的。”

    “本 来就是。”宋老太太很为孙女不平,肚子里问候了方太后一番,又恨声道,“都怪那贱人生的小娼妇!”宋老太太泥腿子出身,平日里自恃诰命身份做了许多年的文 明人,唯有怒极时才会吧人,不过,宋老太太骂人功力之深,绝对能不带重样的骂一个时辰的主儿。这说的是小纪氏与宋嘉语了,自从这母女二人使手段把宋嘉言嫁 给方二,宋老太太便一直如此称呼这母女二人了。

    宋耀心知小纪氏早被处置了,如今宋嘉言做了皇后,宋嘉语的日子也好过不了。宋耀言归正传,“宫里太后对皇后娘娘多有不满,先时连大哥的岳母进宫都受到了不小的刁难。娘你若是回了帝都进宫请安,叫太后娘娘给了难堪,皇后心里得是什么滋味儿哪。”

    “想想先时,皇后小时候看你被景惠长公主刁难两句还发飙呢。这万一皇后忍不住,跟太后闹起来,别管太后有理没理,那是皇上的亲娘呢。谁会偏着媳妇说亲娘的不是?倒叫皇后娘娘为难,娘你说,是不是?”

    宋老太太道,“那我不进宫就成了。”依旧要回帝都。

    “娘 诶,你想的也太简单了,你说不进宫就不进宫了?太后一道懿旨宣你进宫,你去不去?”宋耀正色道,“现在皇后娘娘在宫里跟走刀尖儿似的,生怕有什么错处给人 拿住。娘你在我这儿住的多好,怎么天天嚷嚷着回帝都?好像我就是不如大哥孝顺您老人家似的。”说着,宋耀还抱怨上了,“先时在帝都一住十几年,也不见娘你 嚷嚷着来看看我这个小儿子啊?这才在我这里住几天,天天吵吵着回帝都?怎么,莫非我不是亲生的?怎么想孝顺孝顺老娘都比登天还难了?”

    宋老太太又气又笑,举起筷子敲了小儿子大头一记,笑骂,“这是什么狗屁话!”又道,“我也不仅仅是担心言丫头,还有一件大事哪。”神秘兮兮的口气。

    宋耀摸摸额角,很捧场的问,“什么大事?莫不是出来时放银子的箱笼忘上锁了?”

    宋老太太又敲了这贫嘴的小儿子一记,道,“还不是让哥儿么?这都几年了,怎么也没听说让哥儿给我生重孙子的信儿哪!唉,那孩子向来心软,她媳妇生福姐儿的时候生的颇是艰难,后来也不见有孕息……”

    见母亲唠叨起宋嘉让的事,宋耀心下微酸,面儿上又不敢露出来,劝老太太道,“这些事,大哥肯定会安排的。再说,孩子们还年轻。要不,下次我写信时给大哥提一句,大哥肯定会上心的。”

    对 于长子,宋老太太还是比较信服的,点点头,催促道,“你今天就写信吧,明天送出去。这是大事,可不敢耽搁。还有诺哥儿啊……”宋老太太叹口气,“好好儿的 孩子,生叫那贱人跟小娼妇连累了。诺哥儿现在都十九了,也不见你大哥说他的亲事,真叫人急的慌。”要不她老人家怎么总想回帝都呢,说到底,不放心那一群孩 子们。

    宋耀都一一应了,宋老太太也就不再提回帝都的事了。宋老太太兀自嘀咕,“原以为嫁给皇帝挺好的,怎么就这么倒霉,闹了个老刁婆婆哩。”

    宋耀无奈,“娘——”就凭他老娘这口无遮拦的劲儿,也不敢叫她回帝都啊。

    宋老太太嘟囔,“知道了知道了,不说就是了。”真个苍天没眼,叫个老刁婆子做了太后,让她孙女受这刁婆子太后的气。

    “明儿我去庙里求个签。”

    对于老娘将热情的精力投入到求神拜佛的事业啥的,宋耀表示了极大的支持。

    宋 老太太乐得干这烧香拜佛的事儿,故此,宋嘉言就收到了宋老太太捎来的、由杜月娘带进宫的平安符。杜月娘已经出了月子,脸颊较先时丰润许多,笑道,“二叔的 信上说,是老太太放在佛前请高僧念了七七四十九天平安经的。”杜月娘在渐渐的适应着承恩侯夫人的身份,她虽然出身差些,好在性子坚忍,哪怕方太后时常给她 些脸色啥的,先时畏于太后威严,杜月娘忐忑的很。如今时间长了,杜月娘也发现,只要脸皮厚些,方太后并不会真正实质性的对她有什么伤害。索性就厚着脸皮进 宫。

    宋嘉言笑着令梁嬷嬷接了,笑问,“老太太身子可还康健?”

    “老太太身子硬朗,去山上拜佛都不必用轿夫,都是自己走上去的。”

    宋嘉言笑,“那就好。福闽是南地风光,气候温润,比帝都更养人。”宋老太太是有后福的,两个儿子都极孝顺。就是宋嘉言,少时去讨老太太喜欢,当然是出自私利,如今多年相处下来,感情也不可谓不深厚。

    杜月娘说了些家里的事,又低声道,“老爷说,若是便宜,娘娘还是离宫几日方好。”算着,宋嘉语的产期将近了,就怕有人用这个给宋嘉言下套儿。

    宋嘉言心中有数,道,“有些事,避是避不开的。避是错,不避也是错。让爹爹放心吧,我都知道,也都明白。”

    杜月娘不好再劝,就柔顺的应了。

    当晚,用过晚膳,打发两个孩子睡了,宋嘉言便跟昭文帝说了宋嘉语的事,“德妃产期近了,我已经令太医院每晚安排擅妇科的太医值班。接生嬷嬷们也都送到了德妃宫里去。”

    昭文帝点点头,算是知道了。

    宋嘉言便没有多说。

    宋荣的预料不会错。

    宋嘉语喊了一天一夜,还是生不出来,宋嘉言一直坐镇永安宫,昭文帝下朝来瞧过一回,无奈他既不是太医,也不是接生婆,坐了一会儿,昭文帝就得去御书房看奏章了。

    昭文帝走了约摸大半个时辰,接手嬷嬷两手鲜血、面色惨白的出来禀道,“皇后娘娘,德妃娘娘难产,还请皇后娘娘定夺?”